为什么越贵的东西越容易大卖?这2个营销心理是关键-干货案例库圈子-巧卖圈-巧卖圈

为什么越贵的东西越容易大卖?这2个营销心理是关键

今天想跟你分享一个故事。

美国沃顿商学院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挑选了两瓶价格相等的红酒,给它们标上不同的价格,其中一瓶标价比另一瓶贵很多。

他们邀请志愿者进行品尝,决定出自己认为品质更好的酒。但其实这是两瓶一模一样的酒。

志愿者面对两瓶价格不一样的酒品尝后的反应是:

20250308083836874

我们都有“一分钱一分货”这样深入人心的心理,虽然不知道哪个更好,但是贵一点的那个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有选择的时候,都会倾向价格较高的那个。

这是我要跟你分享的第一个营销心理:一分钱一分货理论。

我们大多数人会根据价格对物品做出评价,价格越高说明物品越好。

同样的心理,我们可以运用在多种营销环境中。

比如公开配方价格,烘托产品高性价比价值。

20250308083755439

有位做化妆品的老板,特意花高价从国外买了一个配方,自己研发一款新的护肤产品,希望能大卖。

但很奇怪,无论怎么推广,这款产品都卖得一般。

后来这个老板就把花费1000万买配方的事实公布于众。

结果,消费者对这款产品刮目相看,纷纷掏钱购买。

他们认为:高价买的配方,研发的产品肯定很好,所以愿意花高价买单。

第二:凡勃仑商品效应。

20250308083837426

这个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买的不是商品,是一种身份、荣誉、地位。

在“凡勃伦效应”的模式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款式质量都差不多的衣服,普通店铺只能卖10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却能卖到上干块,而且总有人愿意买。

同样,5万元的手提包、6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脱手。

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越贵的“装备“越能彰显我的身份地位!

你学会了吗?

行动清单:用一分钱一分货理论,想想你的产品能从哪些方面烘托价值?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回复内容